两会提“乡村振兴” “农民”将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发布日期:2018-01-30 点击数:205
       近日,31省区市两会正如火如荼召开,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和关注的重点。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上,“乡村振兴”也成为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被频频提及。山西明确2018年省级财政将安排15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则表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中,明确提出将继续抓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 绿色生态农业促发展

      十九大报告在提到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也成为各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以期让农民不出家门、不出乡门就可以实现农村就业、收入增加,通过产业振兴让老百姓“腰包”尽快鼓起来。

       面对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农村生态遭到破坏等现状,不少省份选择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突出农业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继续推进农业“调转节”,积极打造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安徽省、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天津、山西等省份则注力电商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天津提出要扶持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建设4个区域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山西则表示将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农业信息化平台,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

科学规划 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首当其冲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明确的乡村环境整治目标,北京将启动1000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天津要建成324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整修乡村公路500公里;安徽要完成自然村80万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完成20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

      除了明确的目标,各地对于乡村宜居环境的打造还关注了更多的实施细节。

     “现在有很多村落,经过改造,把原有的民居平房拆除了,建起了一排排小洋楼,虽然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却破坏了乡村的传统风貌,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没有留住。”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建议,历史形成的村落各具文化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应由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一村一设计”,做到不抄袭、不模仿,避免“千村一面”。

       安徽省人大代表杨长岭则注意到,乡村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是缺少有效的乡村规划,他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由所在县区根据省市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系统规划,加大对基层乡村的要素倾斜。

招贤进能 吸引人才反哺乡村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代表委员指出,目前农村大量的人、财、物单向地流向了城市,使城镇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要振兴乡村,必须要先振兴乡村的人才队伍。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和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

       “乡村必须要有高素质、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安徽省政协委员承杰指出,当前一些农村干部的知识结构老化、常年陷入村内事务,“既不能及时充电学习,也无法承担乡村振兴的重任。”

        江苏省政协委员孙达华提出,农村有着大量外出经商和打工的农民,他们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敏锐的商业眼光、畅通的信息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农村情结,他们熟悉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是农村人才建设的重要力量。他建议,政府应重视这部分农村外流人才资源,出台鼓励外流人才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青年农民将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二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振兴,也是文化、科技、教育的振兴,从长远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振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江西省政协委员潘明建议,要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放在首位,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要着力改善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乡村教育。同时,乡村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方向,树立为乡村振兴服务的教育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留住乡愁 传承特色乡村文化

        富了“口袋”的同时,也不能穷了“头脑”。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提升乡风文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各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以前过年时,村里年轻人都聚在一起打牌,甚至赌博,农村没什么文艺节目,他们除了打牌,也没啥去处。”安徽省人大代表、颍上县慎城镇保丰村村民陈兴玲说,农村风气要改变,关键要有阵地,只有让先进文化占领了农村阵地,才能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远离糟粕。

        “在不少农村地区,无论是遇到喜事,还是丧事都要大操大办,形成了攀比之风。”安徽省人大代表史荣枝所在的怀宁县蜡树镇烟墩村,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开展移风易俗,当地民风为之一变。史荣枝建议,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各地政府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等,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加强对陋习的刚性约束。

        江西省人大代表马承祖说,乡村振兴既要产业振兴,更要文化振兴。上饶市通过强化活动引领,努力打造乡贤文化、家规家训、文化礼堂等乡村文化品牌,全面形成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文化导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乡贤支持家乡建设,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湖南省政协委员舒勇认为,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并非简单的对乡村进行输血式改造,而是以文化推动产业,以产业发展文化,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的文化素养,更是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让“农民”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上一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助推旅游强国建设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

  • 福建德化搞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这么做才有特色
  • 如皋用红色力量打造乡村振兴“高颜值”
  • 文旅项目规划最终失败了,原因在这
  • 乡村文旅融合的策略建议
  • 特色小镇规划要满足这7点
  • 大农业对乡村振兴有什么影响?
  • 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靠什么支撑?
  •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着重这几点
  • 旅游规划中动线设计的4条建议
  • 乡村振兴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 都江堰:田园综合体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 对乡村振兴战略新的认识
  • 【可盈利】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模式有哪些?
  • 乡村振兴中怎么发展乡村产业?
  • 特色小镇建设这5点一定要重视
  • 乡村振兴还有多大潜力?
  •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怎么才能更好地盈利?
  • 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怎么更好地理解?
  • 3方面做好特色小镇规划
  •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设施升级的好处?
  • 冰雪主题乐园景观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的“着重点”是什么?
  • 乡村旅游规划_5方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 怎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 文旅融合下的IP场景设计要素
  • 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有这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休闲农庄规划之消费趋势引导
  • 乡村振兴误区之一“样板化”
  • 为什么台湾休闲农业会成功?
  •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