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特色小镇如何?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特色小镇?
发布日期:2020-03-17 点击数:244
前几天很多人咨询特色小镇的问题,但你真的对现如今特色小镇发展状况那么了解吗?显然不是,现在千镇一面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的,也可能是政府政策明确指出,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利好政策,期间会受到政府相关扶持,所以人人跟风,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但如今特色小镇的发展真的是不堪入目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今的特色小镇如何?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特色小镇?
目前特色小镇的经营现象:
第一,特色是可以造的,如果没有就挖掘,总有一个适合的!再没有就做仿古街、做电影场;如果这个成本吃不消就挖池塘、做湿地、建景点、打旅游牌!如果实在没有其它的了就用吃喝来顶。毕竟民以食为天,这个也是吸引客流的动力不是么?
第二,如果从变现上考虑,就直接打地产牌,例如欧洲特色、俄罗斯文化、别墅办公……等。这个吃相虽然有点难看,但是卖房子在国内的人才确实大把,所以后续赚钱的效应就能保证了。
第三,将农业、酒庄、蔬菜搬出来,变成项目进行申报。举例说,咱们介绍的案子里,葡萄小镇、萝卜小镇、胡椒小镇、油茶小镇、白酒小镇、豆腐小镇、花卉小镇、水稻小镇、西红柿小镇、马铃薯小镇、葡萄酒小镇…… 也不在少数。当然像基金小镇、航空小镇也比较多,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
那么为什么各地要建这么多的小镇呢?
一是为了钱:因为各地为了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部分地方都会给予每个特色小镇500万元至2000万元扶持资金,500亩至1000亩城乡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为了享受到特色小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套资金政策,所以一些不具备特色小镇建设条件的地区,也想方设法挤进小镇建设项目规划。
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发展:
其实,牛掰的小镇真的很牛掰,因为它带动的不只是一次性的旅游、工业上的收入,而且完全可以变成带动一方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地区产业链的核心。当然,除了最直接的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是吸引人才的一棵梧桐树!也是地区人口持续流入的一个保障。这么多的看上去的优势,也成就了地方极力推崇小镇概念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各地做的小镇其实很多也存在模仿的痕迹!所以同质化也比较严重。结局就是,在既没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没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人为的打造就成了一种常态。
而大家不难发现,如今一个江南的小镇被拿到北方完全复制的案例其实是比比皆是的!如果用句俗语说这种现象,“东施效颦”还是比较贴切的……
在这里,小编要告诫大家,不要为了挣钱而去建造或仿造那么多“特色”小镇,这样的话,一是会把这个行业玩烂,而是你即使建好了自己认为引以为傲的特色小镇,但仅仅也是开门红,随着游客的兴趣改变或者厌倦了这些小镇的“重复”,慢慢也就不那么“香”了。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高开低走?4年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终没能幸免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目前特色小镇的经营现象:
第一,特色是可以造的,如果没有就挖掘,总有一个适合的!再没有就做仿古街、做电影场;如果这个成本吃不消就挖池塘、做湿地、建景点、打旅游牌!如果实在没有其它的了就用吃喝来顶。毕竟民以食为天,这个也是吸引客流的动力不是么?

第三,将农业、酒庄、蔬菜搬出来,变成项目进行申报。举例说,咱们介绍的案子里,葡萄小镇、萝卜小镇、胡椒小镇、油茶小镇、白酒小镇、豆腐小镇、花卉小镇、水稻小镇、西红柿小镇、马铃薯小镇、葡萄酒小镇…… 也不在少数。当然像基金小镇、航空小镇也比较多,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
那么为什么各地要建这么多的小镇呢?
一是为了钱:因为各地为了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部分地方都会给予每个特色小镇500万元至2000万元扶持资金,500亩至1000亩城乡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为了享受到特色小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套资金政策,所以一些不具备特色小镇建设条件的地区,也想方设法挤进小镇建设项目规划。

其实,牛掰的小镇真的很牛掰,因为它带动的不只是一次性的旅游、工业上的收入,而且完全可以变成带动一方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地区产业链的核心。当然,除了最直接的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是吸引人才的一棵梧桐树!也是地区人口持续流入的一个保障。这么多的看上去的优势,也成就了地方极力推崇小镇概念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各地做的小镇其实很多也存在模仿的痕迹!所以同质化也比较严重。结局就是,在既没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没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人为的打造就成了一种常态。
而大家不难发现,如今一个江南的小镇被拿到北方完全复制的案例其实是比比皆是的!如果用句俗语说这种现象,“东施效颦”还是比较贴切的……
在这里,小编要告诫大家,不要为了挣钱而去建造或仿造那么多“特色”小镇,这样的话,一是会把这个行业玩烂,而是你即使建好了自己认为引以为傲的特色小镇,但仅仅也是开门红,随着游客的兴趣改变或者厌倦了这些小镇的“重复”,慢慢也就不那么“香”了。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高开低走?4年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终没能幸免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