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发展乡村康养项目?
发布日期:2020-05-19 点击数:245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康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2030年达到16万亿,所以近几年康养产品也随之迅速攀升,康养涵盖范围很广,比如医养、保健品、养老、度假、健康旅游、乡村康养、康养地产等,在这众多的项目中,乡村康养发展前景可期,毕竟乡村振兴是国家政策,政府不会有一定扶持的,况且康养项目也有一定扶持,这样双重扶持吸引了不少投资商来加入康养的大队伍,那么如何才能规划发展好乡村康养呢?今天就让专业旅游规划公司带你了解。
乡村康养有哪些政策?
发展乡村康养产业,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的普惠政策,如土地、税收、信贷、财政等配套政策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帮助实施乡村康养发展规划。
1、用地优惠政策
加大生态康养用地支持,将医养结合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各地在衔接好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有关法规,扩大用地供给,有效落实生态康养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
在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国家和省关于公益林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投资建设公益林成片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可利用不超过3%、最多不超过50亩的土地,开展森林康养,依法支持用于生态康养涉及的必要道路、康养步道、停车场、康养健康指导中心、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对林业设施用地实行与农业设施一样的政策。优先保障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合理控制地价,降低建设成本。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和改造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依法用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2、政策扶持基金的申请与利用
(1)中国政企投资基金(PPP):8000亿支持
中国政企投资基金是国务院设立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引导基金,由财政部牵头发起。投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环境保护,设计项目总投资8000亿。
2018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国PPP基金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给予倾斜。要加大对健康、文化、科技、养老、教育、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行业投入。
(2)国家开发银行:1.5万亿支持
2017年,发改委与国开行签署《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不低于1.5万亿元融资总量,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1项重大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确保相关金融支持举措落到实处。
(3)发改委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60亿支持
2018年9月,发改委、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乡村振兴的谅解备忘录》,三方达成一致,预计2018-2022年,亚行将会同其他发展伙伴筹集总额达60亿美元的一揽子支持,用于支持中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方将充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和智力支持,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发展。
(4)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422号),发布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包括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企业责任清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构成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的政策体系,目前,第一批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参与城市和参与企业都已经行动,企业也拿到了政府的补贴,这对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系统支持和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的系列政策。从目前政策执行的情况来看,2020年,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仍然将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如何规划发展乡村康养项目?
1、资源盘点
对乡村及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和提炼,通过对资源的梳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发展方向。
资源内容包括乡村及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政策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
2、顶层设计
在对乡村资源进行深入研判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明确开发主题、发展理念和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包括设计核心产业链、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产业项目布局、投融资规划、市场盈利模式规划及运营模式规划。
3、资源整合
康养产业是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的复合型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拓宽新思路,系统调配乡村康养所需的产业、资金、规划、建设、运营、推广等市场化资源,解决乡村康养盈利、项目招商、建设投融资、市场运营等系列问题,打通乡村康养产业“全脉络”促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新时代乡村康养景象,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乡村康养产业资源整合涉及到社会资源、资本资源、企业资源、服务资源、技术资源等五个方面,其中社会资源包括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环境资源等;资本资源包括融资渠道、资金专项政策等;企业资产包括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资源;服务资源包括康养服务、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机构等;技术资源重点围绕智能化康养相关的资源。
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资金,除了企业自有的投资之外,如何通过资本资源的整合,打造康养产业完整金融生态系统,拓宽资金总量,满足康养产业发展需求,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有效金融供给。
如大力推动养老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养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养老信托计划、养老设施租赁等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康养产业的融资能力;利用金融资源向医养结合领域倾斜的政策优势,开发助推养老、康复、医疗、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的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借助养老服务业财政性资金投入,引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生态康养产业。
4、产业融合
通过产业导入,整合上下游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康养产业导入包括核心IP(超级IP项目)、支撑IP(良性现金流项目)、联动IP(消费升级项目)三大产业项目导入,打造以乡村康养产业为引擎的产业集群。
首先,提高现有产业的市场高度和发展潜力,促进乡村康养产业的品牌效应,将乡村现有产业统一向康养产业靠拢转型;其次,基于产业联动融合观,与新型业态联动融合发展,构建一系列“康养+”模式,推进和完善康养文旅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最后,充分挖掘过渡地带资源的康养价值,将乡村打造成为一个产品丰富、产业完善、服务健全、营销多维的“乡村康养文旅共同体”,实现乡村康养文旅全域发展。
5、人才引进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目前,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展康养产业,需要引进很多不同的人才,满足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需要。
结合乡村康养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进一批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准乡村康养发展团队;出台留住人才的相关优越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留住优秀人才,共同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推动乡村康养产业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着力选拨和培养本地优秀人才。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特色小镇还能做吗?该如何更好地规划特色小镇?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乡村康养有哪些政策?
发展乡村康养产业,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的普惠政策,如土地、税收、信贷、财政等配套政策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帮助实施乡村康养发展规划。
1、用地优惠政策

在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国家和省关于公益林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投资建设公益林成片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可利用不超过3%、最多不超过50亩的土地,开展森林康养,依法支持用于生态康养涉及的必要道路、康养步道、停车场、康养健康指导中心、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对林业设施用地实行与农业设施一样的政策。优先保障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合理控制地价,降低建设成本。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和改造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依法用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2、政策扶持基金的申请与利用
(1)中国政企投资基金(PPP):8000亿支持
中国政企投资基金是国务院设立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引导基金,由财政部牵头发起。投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环境保护,设计项目总投资8000亿。
2018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国PPP基金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给予倾斜。要加大对健康、文化、科技、养老、教育、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行业投入。
(2)国家开发银行:1.5万亿支持
2017年,发改委与国开行签署《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不低于1.5万亿元融资总量,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1项重大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确保相关金融支持举措落到实处。
(3)发改委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60亿支持
2018年9月,发改委、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乡村振兴的谅解备忘录》,三方达成一致,预计2018-2022年,亚行将会同其他发展伙伴筹集总额达60亿美元的一揽子支持,用于支持中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方将充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和智力支持,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发展。
(4)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422号),发布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包括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企业责任清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构成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的政策体系,目前,第一批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参与城市和参与企业都已经行动,企业也拿到了政府的补贴,这对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系统支持和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的系列政策。从目前政策执行的情况来看,2020年,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仍然将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如何规划发展乡村康养项目?
1、资源盘点
对乡村及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和提炼,通过对资源的梳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发展方向。
资源内容包括乡村及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政策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
2、顶层设计
在对乡村资源进行深入研判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明确开发主题、发展理念和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包括设计核心产业链、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产业项目布局、投融资规划、市场盈利模式规划及运营模式规划。
3、资源整合
康养产业是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的复合型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拓宽新思路,系统调配乡村康养所需的产业、资金、规划、建设、运营、推广等市场化资源,解决乡村康养盈利、项目招商、建设投融资、市场运营等系列问题,打通乡村康养产业“全脉络”促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新时代乡村康养景象,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乡村康养产业资源整合涉及到社会资源、资本资源、企业资源、服务资源、技术资源等五个方面,其中社会资源包括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环境资源等;资本资源包括融资渠道、资金专项政策等;企业资产包括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资源;服务资源包括康养服务、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机构等;技术资源重点围绕智能化康养相关的资源。
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资金,除了企业自有的投资之外,如何通过资本资源的整合,打造康养产业完整金融生态系统,拓宽资金总量,满足康养产业发展需求,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有效金融供给。

4、产业融合
通过产业导入,整合上下游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康养产业导入包括核心IP(超级IP项目)、支撑IP(良性现金流项目)、联动IP(消费升级项目)三大产业项目导入,打造以乡村康养产业为引擎的产业集群。
首先,提高现有产业的市场高度和发展潜力,促进乡村康养产业的品牌效应,将乡村现有产业统一向康养产业靠拢转型;其次,基于产业联动融合观,与新型业态联动融合发展,构建一系列“康养+”模式,推进和完善康养文旅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最后,充分挖掘过渡地带资源的康养价值,将乡村打造成为一个产品丰富、产业完善、服务健全、营销多维的“乡村康养文旅共同体”,实现乡村康养文旅全域发展。
5、人才引进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目前,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展康养产业,需要引进很多不同的人才,满足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需要。
结合乡村康养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进一批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准乡村康养发展团队;出台留住人才的相关优越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留住优秀人才,共同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推动乡村康养产业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着力选拨和培养本地优秀人才。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特色小镇还能做吗?该如何更好地规划特色小镇?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