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发布日期:2020-03-31 点击数:616
什么是区域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是一种以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来接待旅游者的,说白了就是依托中心城市,以及自然地域、历史文化、社会条件等,根据游客的大致需求规划开发的景区,是旅游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实现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工作人员。

区域旅游规划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1、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分析

自然地理、区位交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的历史传统、现实基础等。

2、旅游资源评价

不是罗列该区域内各省区市的所有资源,而是着重分析各省区市旅游资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而确定区域合作的资源基础和产品互补方案;
3、客源市场分析

重点分析该区域内各省区市客源市场的共同性与不同点,重点分析外来(国内与国外)客源在这些省区市之间的流向、流量以及该区域内部本地居民互相出游的状况与障碍,进而确定区域合作的市场基础和客源互流、共享的方案;

4、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障碍分析

硬件方面(主要是交通与通讯设施)和软件方面(主要是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和企业经营环境等,跨国合作还涉及到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边境口岸通关状况),进而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障碍和主要症结。

5、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空间布局

着重规划区域合作范围内旅游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等)、旅游景区景点(核心景区景点、辅助景区景点等)和由此而形成的旅游线路和网络,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格局。

6、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方面

产品互补、线路互通(规避同类产品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建设);

客运畅通、互不设卡;

信息畅通、建立区域旅游网站;

旅行社、饭店、餐饮、娱乐、购等服务体系配套建设

互相宣传对方、对外联合促销;

建立培训基地、共同培训人才、互相承认岗位证书,等等。

7、培育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运作主体。强势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自下而上地推进跨区域的合作经营,直至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经营联合体,在资本、客源的基础上形成企业集团,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经济基础。分析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出从低级到高级的企业合方式,提出培育跨区域经营的龙头企业,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中之重,而现在所有的区域旅游规划都忽略、轻视这一点。在资源调查中,不重视对旅游企业资源现状的调查;在市场调查中,不重视对企业经营环境、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调查;在发展对策中,不重视对旅游企业的培育,这几乎是所有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病。
8、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组织机构

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快与慢、成与败取决相关各方的行政决策、行业管理机构对区域合作的认识、决策与行动。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惯性和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政绩考核体制下,区域旅游合作的阻力主要来自行政体制内部。旅游发达的省区市对区域旅游合作往往缺乏内动力、没有紧迫感(如北京对京津冀合作、云南对香格里拉两省一区的合作)。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央的重要决策,已成为地方要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区域旅游合作作为枝叶要依托区域经济合作这棵树干乘势而上。在区域经济合作总框架内,构建可行的、有实效的区域旅游合作的行政框架,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区域旅游规划的最重要保证。这一点规划工作者需要与有关省区市的决策层进行反复构通、深入切磋,取得共识后形成相关各方的共同政策,建立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组织机构(各地政府间的决策机构、旅游主管部门间的执行机构和行业协会间的协调机构)。

9、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区域旅游规划的重点各不相同

区域旅游规划切忌程式化、公式化、模式化,切忌照搬照抄本规划单位和旅游规划界已经形式的一套模式。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应该是区域旅游规划的最重要的编制原则(当然是主要的、根本性的、深层次的问题)。

在西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在解决观念、体制、机制和人才问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区域旅游合作难以突破的交通制约(如香格里拉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带)、景区建设(如西藏自治区),是必要的。但在东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包括少数西部地区,交通与景区建设不是主要问题,观念、体制、机制可能是更重要、深层次的问题。

在景区开发刚刚起步、产品尚未成型的地区,区域旅游规划重点应放在产品建设与整合上。在景区开发基本到位、产品开发初具规模的地区,区域旅游规划重点应放在产品提升和市场营销的合作上。

在江浙沪、粤港澳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已走出浅层次的起步阶段,面临规范、提升的任务。其他大部份地区处于启动阶段,有些地方甚至是“启”而不“动”、“联”而不“合”。

海峡西岸、大湄公河、北部湾和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则还有一个特殊的跨境、跨国合展问题,政策性、政治性、体制性的问题更为突出。

凡此种种,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旅游规划,从任务、内容、特点,直到编制体例都应不同。国家旅游局规划主管部门在下达任务书时,应有所区别。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从这些主题农庄可以看出一种规划思维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

  • 福建德化搞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这么做才有特色
  • 如皋用红色力量打造乡村振兴“高颜值”
  • 文旅项目规划最终失败了,原因在这
  • 乡村文旅融合的策略建议
  • 特色小镇规划要满足这7点
  • 大农业对乡村振兴有什么影响?
  • 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靠什么支撑?
  •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着重这几点
  • 旅游规划中动线设计的4条建议
  • 乡村振兴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 都江堰:田园综合体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 对乡村振兴战略新的认识
  • 【可盈利】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模式有哪些?
  • 乡村振兴中怎么发展乡村产业?
  • 特色小镇建设这5点一定要重视
  • 乡村振兴还有多大潜力?
  •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怎么才能更好地盈利?
  • 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怎么更好地理解?
  • 3方面做好特色小镇规划
  •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设施升级的好处?
  • 冰雪主题乐园景观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的“着重点”是什么?
  • 乡村旅游规划_5方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 怎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 文旅融合下的IP场景设计要素
  • 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有这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休闲农庄规划之消费趋势引导
  • 乡村振兴误区之一“样板化”
  • 为什么台湾休闲农业会成功?
  • 客服